植物加濕最純凈的加濕器
植物加濕最純凈的加濕器
早晨隨著太陽的出升,綠地中園林植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于是環境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漸降低,到中午左右二氧化碳含量降到最低點,夜晚,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并且也開始進行呼吸作用,而由于城市人的活動、車輛的運轉,都向空氣中釋放二氧化碳,空氣中二氧化碳開始升高。所以在綠地中鍛煉,從環境空氣的清新程度來說,是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最好, 而在清晨并不是最好的時間。室內植物是天然的保健醫生,它們看似平常,實質上充滿玄機,在它們體內,蘊含著驚人的保健功能。那些碧綠的葉子不但可以給我們自然的感受,穩定我們的情緒,還能調節室內空氣溫度,吸收有毒氣體。而它們絢麗的花朵在給我們美的享受,陶冶我們情操的同時,還能消滅室內細菌,緩解我們的身體疲勞。
影響空氣濕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植物,植物對空氣的影響很大,因為植物的葉子具有蒸騰的作用,簡單的說蒸騰作用就是植物將其根部的水分轉化為水蒸氣,再通過植物的葉子蒸發到空氣中的過程,植物通過這樣的轉化過程使得葉子的溫度降低,并且能夠運輸水等物質,使得植物能夠很好的存活,植物的這種自我調節的作用,同樣也可以用來造福人類,人們可以利用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來調節空氣的狀況。植物學家發現,綠色植物通過根部吸收的水分,其中只有1%是用來維持自己的生命的,剩下的99%都通過蒸騰作用釋放到空氣中。更讓人吃驚的是,植物竟然還能充當“天然過濾器”,無論給它們澆灌什么水,植物蒸發出去的都是100%的純凈水!
其實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是很大的,很多學農業專業知識的學生對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實驗并不陌生,就是在不同植被覆蓋的地方來測試濕度,實驗的結果表明了植被覆蓋越密空氣的濕度就越大。這樣植物的蒸騰作用就可以釋放出水蒸氣,改善室內的空氣濕度。室內植物正是靠蒸騰作用來調節室內濕度的。其蒸騰作用是這樣發生的——植物葉面上布滿了氣孔,這些氣孔是氣體進出葉子的門戶。當植物體內“多余”的水吸收了周圍的熱,即變成水蒸氣,從氣孔飛散到空氣中去。這種現象就叫做植物的蒸騰作用。如果不喜歡用加濕器來調節室內濕度的人,可以嘗試下用天然無害的植物來調節濕度,這樣可以調節濕度的同時,享受植物帶來的自然氣息。